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化建设 » 非遗传承 » 正文

马鞍山:弘扬传统文化 扫盲汉服知识

2015-12-08  马鞍山文明网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墨明棋妙原创音乐的一曲《礼仪之邦》唱彻大江南北,每一句都是对中华文明的真切理解与挚爱,这个常以汉服装束举行音乐会的原创团队,用歌声道出了汉服的国学内涵。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家和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服是代表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面旗帜,是沉重的文化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努力去认识它、理解它,把前人传留给我们今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视若拱璧、爱如珍宝,小心护持,勤加拂拭,不断地发扬光大,以便使我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公服

明朝大臣公服正面图

  公服是古代官员官服的一种,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圆领、右衽,用丝绸制作。宫廷乐舞中舞生也会穿着公服,颜色等差则不明显。唐太宗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单衣、白裙襦、革带、假带、方心、纷、鞶佩和乌皮履等组成;六品以下,则不用纷、鞶是“从省”,和朝服相比,也无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绶佩剑等物。公服的用途有:用于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等,以后改为常朝时穿便服,只在初一、十五朝参时穿公服;用于婚礼婚服,唐宋制度,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中日韩都延续了唐宋传统。

    儒服

儒服

  儒服是中国古代儒士所穿的服饰,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讲儒家或者儒学,是阴阳灾异的一派人;墨子指儒“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指操办红白喜丧事的人;历史学家冯友兰说,“儒家与儒两名,并不是同一的意义,儒指以教书和相礼等为职业之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的一个学派,儒为儒家所自出,儒家之人或亦仍操儒之职业,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而儒服大多指凡这几类人的独特服装。

    飞鱼服

明代锦衣卫的官服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的官服,明代国家织造局,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专织一种飞鱼形衣料,系作不成形龙样,有一定品级才许穿着,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能穿,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如正德十三年曾赐一品官斗牛,二品官飞鱼服色。据《明史》记载,飞鱼服在弘治年间时一般官民都不准穿着。即使公、侯、伯等违例奏请,也要”治以重罪”。后来明朝规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着飞鱼服,景泰、正德年以后,在品官制服之外赏赐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斗牛服等级次于飞鱼服。

 

文物出土的飞鱼服

  无论是麒麟服还是飞鱼服,都是明代的官服,只是因为颜色、花纹、品级不同,而冠以不同的身份,其服装形制都是一样的。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飞鱼有鱼鳍,斗牛有牛角,麒麟有牛蹄。

    蟒服是皇帝赐予有功文武大臣及属国国王,部落首领的赐服。以衣身饰蟒纹而称为蟒服或蟒袍、蟒衣。

蟒服

    斗牛服是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斗牛服

   麒麟服是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当时称“摆”。

麒麟服

  

    贴里

  

李氏朝鲜的军服

    贴里,又名帖里、贴裹,类似深衣,即上衣下裳,是明朝出现的一种腋下系带的袍,通常穿在圆领、褡护之下。贴里不但是明代内官常用款式,也为外廷官员常用(上至飞鱼服、下至军服)。据记载,李氏朝鲜的军服就是贴里演变而成的。另外,在明代的士庶群体中,贴里也广泛作为常服。明代士人通常将贴里穿在袍内或褡护之下,贴里的褶子能使袍身宽大的下摆略向外张,显得端庄稳重。贴里根据其形制还可分为大褶、顺褶、旋褶等。还有一种三襕贴里,明代钦赏显贵内臣的一种服饰之名。明代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自逆 贤 ( 魏忠贤 )擅政,改蟒贴里,膝襴之下,又加一襴,名曰三襴贴里,最贵近者方蒙钦赏服之。”贴里的形制与曳撒(或称一散)相近,都是上下分作两截,但曳撒只是前襟分裁而后身不断,贴里则前后襟均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大褶之上有细密小褶,无马面,衣身两侧不开衩,亦无摆。贴里上也缀补子或饰云肩、通袖襕、膝襕纹样。

  深衣

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汉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深衣男女均可穿着,广义者如流行于先秦至汉代的绕襟袍又称曲裾深衣,直裾袍又称直裾深衣,王后六服,后妃、贵族妇女礼服,翟衣、鞠衣、花钗礼衣、钿钗礼衣等。狭义者专指宋代至明代参照古籍记载描述而设计的深衣,作为百官、士人及布衣百姓的常礼服、祭服而在清代剃发易服之前广为流传。

  深衣需要忌讳的地方:《礼记·深衣》中明确记载了因家庭状况不同,制作深衣时所选择的缘边用料不同;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以花纹布料为衣缘。);具父母,衣纯以青(如果父母健在,以青色布料为衣缘。注:古人青色类似现在的黑色,但略微发绿);如孤子,衣纯以素。(如果是孤儿,以素色为衣缘。郑玄注:三十不称孤。)

    裋褐

裋褐

  裋褐[shù hè],又称短褐、短打、竖褐。这里的“短”不是长短的意思。“短”“竖”“ 裋”三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 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竖”也有童仆之意,因此“竖褐”也称童仆之服;“褐”是麻料、兽毛编织物。所以,短褐的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短褐亦引申为贫苦人、仆役的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清末,短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短褐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现在很多汉服同袍将短衣(短衫、短袄)叫做裋褐,其实是很不对的叫法,短打为清叫法,指短衣,并非裋褐,与汉服无关。 

    半臂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半臂盛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半臂的款式

  交领半臂

交领半臂

  对襟半臂

 对襟半臂

 

  U领套头半臂

U领套头半臂 

   

  中衣

中衣

  中衣,是汉服的衬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 又称里衣、中襌、中单、襌衣,是穿汉服必备的基本衣物,穿礼服、圆领衫时里面一定要加中衣。中衣的面料一般是纯棉、棉麻、雪纺、单色缎。同时,中衣在色彩上的搭配也有讲究的,基本为白色,酷一点可选用黑色。男孩在穿圆领衫时,最好还是穿白色的中衣。女孩子搭配襦裙可选择有色面料(如翠绿色、嫩黄色、桃红色、紫灰色等等);礼服则用可选用大红色。穿中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汉服的正式着装=内衣+中衣+外衣;中衣可以作为居家服和睡衣,但是不能外穿;中衣大多数是白色,也可用其他淡色。中衣分为:窄袖中衣,特点为窄袖,交领,白色居多,搭配常服;广袖中衣,特点为广袖,交领,白色居多,搭配礼服;中裤;中裙。  

   氅衣

氅衣

  氅衣[chǎng],汉服形制款式之一,也包含鹤氅、大氅,大氅是由鹤氅演变而来,氅衣与褙子是汉服的两类罩衣。鹤氅两袖下多不缝合,整体形象象个对折的长方布料,在折点中间开道缝。多用羽毛,衣服秀鹤型,寓意羽鹤登仙。大氅是鹤氅扩展的类别,不缝袖形,两袖缝合如女子大袖衫类皆归于此。

    褙子

褙子

  褙子始于唐朝,盛行于宋、元,在明代也被称为披风,褙子是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对襟,两侧从掖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其寓意人行走之时背应挺直,以扶正人的脊背和身体。褙子原为身份较低的妇女穿着,但因其穿着行走方便,所以发展到宋代以后,上至后妃命妇,下至平民女子,皆喜穿着。宋以后更逐渐演变成为常礼服的一种,是宋代妇女的典型服装。男子一般则把褙子当做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

    披风

披风  

   披风是披用的对襟大袖的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流行于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着。与斗篷不同,斗篷常穿于室外,披风室内外均可穿。质料上,有单、夹、棉、皮的。用绸缎缝制,颜色以绿者为时髦,也有大红、粉红、咖啡和灰色等。三十岁以上一般多穿深色,有些用浓重的黑色,以示稳重端庄。长度通常在膝盖部位,冬天的略长些。“披风”两襟,钉有钮扣或带子,但穿着时修往往不用,任其敞开,走路时一般都用两手交叉抓住衣襟,以显示气派和风度。妇女和儿童用的,多绣有花纹饰,男用一般为素式。

   在《红楼梦》中也反复出现披风这种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既有披风又有斗篷,披风跟斗篷则是不一样的,披风有袖子、直领、两边开叉,斗篷通常无袖。近现代常常把斗篷误称为披风,但实际上近现代以及外国所说的这些个“披风”都是“斗篷”,而不是中国古代文献、古画、文物中所展示的披风。

   明清时代的披风其实和宋代的褙子样式是相似的,其形式与清末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中王熙凤身上所穿的外衣一样,改琦所绘的王熙凤形象正是《红楼梦·第六回》中见刘姥姥的那次:“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圆领袍

圆领袍

  圆领袍(又称盘领袍、团领袍)(唐太宗所穿),是常见的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圆领袍是圆领子的窄袖袍,是汉族在隋唐之后形成的全民服装。曲领的外衣.也称曲领。圆领袍上加上不同图案即可区分身份、功用等:例如圆领袍加上龙纹即成为衮龙袍,公服也是圆领袍制。明代、朝鲜王朝、越南后黎朝至阮朝时官员常服及琉球国官员于册封典礼时所穿的圆领袍加上补子,即补服。圆领袍最初为直袖或者箭袖,并且作为常服穿着。到了宋明,则发展成为了礼服,官员也穿着较多。形制也发展成了大袖,并有朴子或者各种莽、麒麟等纹样。

   襕衫

襕衫

  襕衫[lán shān]是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始现于唐,兴于宋明,古时多为士人所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故称“襕衫”,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多为宋明时期学子所穿着。《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随着汉服复兴的发展,襕衫在现代,一般用于男子成人礼等场合,同时,一些中国式学位服设计者认为,相对于其他款式,襕衫更适合作为中国式学位服。

    襦裙

  襦裙,又称衫裙,是汉服系服装基本的服装形制其中之一,也是汉服最古老的形制。襦裙由上襦(襦为短上衣)与下裙(裳)组成,是古代汉民族的日常衣着之一。上襦下裳的服制据传于黄帝时期便已出现,而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剃发易服之后妇女则仍保留汉式衫裙衣制,在汉族体系的传统形式中,但受到旗人服饰影响,最迟在清雍正年间,衣领由传统的交领演变成厂字领。 现今襦裙一词多指女子上衣下裳制服装,而男子上衣下裳制汉服则被称为“衣裳”。襦裙可以单襦穿着,也可内辅以诃子、抹胸等;外衣可以选择半臂、褙子、比甲等,裙外可加帏裳;还用加披帛、宫绦装饰等;襦裙是汉服中的常服,适合平日穿着,在古代流行于宫廷和民间。与其它服装形制相比,襦裙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襦裙的分类

  襦裙按领子的式样不同,可分为交领襦裙、直领对襟襦裙、斜领对襟襦裙、圆领襦裙、褂裙等。按裙腰的高低,可分为中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

  交领襦裙,襦裙的一类,其上襦为交领,在宋代颇为常见。

交领襦裙

 

  对襟襦裙,其上襦为直领,衣襟呈对称状,故称对襟襦裙。

对襟襦裙

  中腰襦裙,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中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或直领(对襟)

中腰襦裙

  齐胸襦裙,旧称高腰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

齐胸襦裙

    袄裙

袄裙

  袄裙[ǎo qún]是指上衣在裙子之外的的襦裙,汉服形制之一,袄裙是女子着装的一种款式,在中国最迟见于魏晋南北朝,并传播至高句丽和日本飞鸟时代。早期的袄裙上袄是用腰带固定,至宋元时在腋下系带,下摆在下裳外。明制和朝鲜王朝制的交领袄裙通常有白色或素色的护领,可以拆下清洗,又分短袄和长袄,长袄又称大袄,长至小腿。除了交领外,汉服和琉装也有立领式的上袄,其中立领对襟的上袄的袄裙又称褂裙。明朝和当代汉服袄裙的下裙常用马面裙,韩服的则多用一片式软褶裙,琉装的多用百褶裙。明制和朝鲜制袄裙有些上有精美的刺绣、织金或描金,特别是裙襕,称为襕裙,琉装则多用白裙。袄裙是汉服的简洁礼服,一般国庆节、春节、生日、成人节、结婚日子等大节日穿。袄裙的基本特点:属于襦裙体系,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上衣袖口是封口,有琵琶袖、窄袖等等款式;下裳为马面裙、褶裙等。  

    道袍

道袍

  道袍是一种源自中国明代的成年男子服饰,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后来传至朝鲜和越南,是儒生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以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道袍交领右衽,两侧开衩,接有暗摆,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袖为宽大的琵琶袖。穿着时可配丝縧、布制细腰带或大带。中国的道袍至清代剃发易服后消失,至近年有人发起汉服复兴运动才重现。朝鲜王朝后期的道袍系带变宽,并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系结。

   直裰

直裰

  直裰[zhí duō ]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掇。”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只有男士穿。

  直裰的特征:两宋时期的直裰是斜襟大袖,四周镶黑边;元明时期的直裰只有领子有边缘,其余部分没有,部分明制直裰有护领;衣长过膝,明制有具体规定;交领长衣,不必加摆(加内摆叫道袍,加外摆叫直身);两宋时期的直裰不开衩,元明时期两侧开衩(道袍打褶子,直裰不用打褶子);是后背有一条直通到底的中缝,前襟上也有一条中缝(这是基本裁剪规则);系扎的腰带络穗、丝绦;袖子的形状为宋直袖,明琵琶袖,也有直袖,方袖,一般收袪,也有不收的;明朝中後期领子一边直一边斜,其他时候两边皆斜。一般来说,不对称交领用於宽领。     

   直裾

直裾

  直裾是指直裾袍是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制的一种,上下连裳,又称襜褕。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裳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衣缘用色很有讲究: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缘用彩色;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缘用青色;父存母亡,缘用青色;若父亲亡,缘用素色;衣料颜色避免用素色。

    曲裾

 双绕曲裾

三绕曲裾

  曲裾,全称曲裾袍,原称绕襟袍,是汉服的一种。由于属于上下分裁式,类似深衣,故又称曲裾深衣、绕襟深衣。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流行于先秦至汉代。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曲裾出现可能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合符礼仪,因此,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裆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著,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一般曲裾不搭配其他衣服,顶多搭个斗篷。

  

  泱泱中华,炎黄贵胄,典章礼仪,广筑金瓯。垂拱八方,德披九州,华服炫目,道统长留。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了炫目的历史,精美的汉服,更是我历史长河中一朵奇葩。汉服是汉人的精神气节的凝集,是汉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并对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影响十分深远。峨冠博带赫赫威仪,云佩霓裳翩翩神采,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汉服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身穿汉服,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因此,穿上汉服,就是穿上礼义,穿上历史。同胞同袍,血脉相连,和汉服一样连接起你我的,是礼义之道、华夏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理解并落实的国学精髓。当然,穿上汉服,不代表华夏文化就能自然复兴;捧读经典,不代表文明建设就能水到渠成,要让华夏大地上处处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最重要也最需要我们去做的,是践行。汉服属于生活,属于我们每一个汉家儿女,它的传承全在于我们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之中,要发展它们,成就礼仪之邦,一样全在于我们。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成就华夏,就在当下。

 

责任编辑:黄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