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化建设 » 非遗传承 » 正文

不畏浮云遮望眼:破解汉服申遗与产业化发展困局

2015-12-08  马鞍山文明网

  汉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发轫到行动,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无疑,汉服如果能成功申报非遗,对其传承、保护、发展,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考察目前汉服群体的现状,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工作的开展也不尽人意。我们不禁要问,汉服申遗,同袍们准备好了吗?知道要如何做吗?本文想从汉服运动发展的现状入手,来探讨如何破解目前困局。管窥之见,愚人一得,希望能引起同袍的共鸣和方家指正,从而推动汉服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汉服运动十余年来无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诸位同袍都有目共睹的。但汉服作为我们汉民族最重要最普及最深远的文化遗产之一,还尚未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之列。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1219项,省级9000多项,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约87万项。这说明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工作还远远不够。回望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汉服体系基础不牢、缺乏文化传承人、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以及在产业化发展中存在诸多瑕疵等问题。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目前汉服人口比起十余年前无疑扩大许多,不完全统计至少有数百万同袍或热心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全国已经有数百个汉服社团成立,仅在百度汉服吧,到今年五月,已经有四十九万多网友注册,这些还在不断扩大之中,但这看上去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隐忧。根据一些汉服社团做的网络调查,目前同袍主要集中在青年学生、新就业者,年龄层次偏低,五年以上资深同袍流失情况也很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机制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具体文化项目的保护成效如何,不是为了供在神龛里面,而是让文化深入民众,深入生活,让尊重文化、尊重历史成为全体民众的自觉。对于汉服而言,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乃至汉族全民范围内普及。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不能只是政府与专家学者的事,主要是民众的事。民众是文化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众不珍视、不爱惜、不保护、不传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终还是要中断与消亡。”文化的根源与发展动力都在民间,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难能支撑我们同袍重回汉唐、盛景再现的。缺乏最广泛意义上的民众参与,汉服运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正如风起于青萍之末,汉服运动发源于草根,但这草根运动又蕴含着经典国粹,我们汉服群体通过宣传认识汉服的价值,通过参与体味传统的魅力,通过认知汲取文化的真髓,当务之急是让汉服真正走入年轻人的心灵。

  近年来,通过各种汉服的群体活动,汉服日趋贴近民众:一系列展演展示活动,让民众接触汉服、了解汉服、喜爱汉服。像海峡汉服文化节这样全国性的大活动,已经在海内外取得了深远影响。

  汉服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凝聚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特性,凝聚了我们的精神和情感。它不是陈旧幽暗的出土文物,不是玄妙高深古籍典论,也不是藏之秘阁的古董文玩。它是生动的、活泼的文化载体,要让汉服走进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要让民众领略汉服之大美,惊叹传统文化之大美,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恢复民族自信心,以优雅的情怀欢度节日,以雄健的姿态行走世间。

  三、自是世间无好手,古来何事不由人

  无论是京剧还是苏绣,各种已经获得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明确的文化传承人。确立传承人并保护传承人,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几乎使汉服丧失了传承群体。现在的汉服群体,都是从基层草根发展起来的。汉服运动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同袍的积极参与,更是诸多肯下苦功、甘于奉献、领风气之先的同袍大拿的引领。在风起云涌的汉服运动大潮中,王乐天、溪山琴况、复原小组、璇玑、哲萱、赵宗来,乃至小将、剑侠、雨曦、郑炜、逆流、嘉林等人,在涉及汉服汉礼的诸多学术方面和实践推行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不能否认,目前汉服的研习者尚未得到主流学术界的认可,整个汉服群体的学术水平还不高,至今还主要依靠沈从文等前辈乃至《大明衣冠》等非同袍著作,作为普及推广的资料,同袍中著书立说有之,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并得到相应的学术地位则无。直到今天,汉服在学术方面还是一个冷门学科,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传统服饰乃至汉服的专门研究机构,也缺乏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尽管随着汉服运动的发展,一些有一定研究的同袍也逐渐地走上台前,“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名,电台上有声,网络上有帖”,自身的研究水平和理论积累还远远不够,尚未产生足以引领汉服运动思想和潮流的带头人,更不要说产生够资格担当汉服文化传承人的代表人物。

  一个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人需要多年的付出和积淀,一个杰出的传承人甚至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我们不能拘泥于过去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和积累过程,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多方联系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和见习、实习等途径来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利用各类贴吧、网站、公共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信息共享来进行收集资料和学习,并加以研究和探讨,为整个汉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积累足够的能量和资源。变静态的学习为动态的头脑风暴,变孤立的钻研为联合的攻关,变片鳞只爪的收集整理为百川汇海的资源荟萃,变单向的学习传道为多向的切磋砥砺,变发散型的随性传习为聚合型的专一深究。我相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整体文化水平的发展、整体汉服运动的深入,以及各位同袍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汉服与汉文化研究一定会突破目前的困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目前汉服运动的发展不尽如意的重要原因,是支撑力不足,具体体现在政府缺乏引导、资金实力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这三个方面。究其根本,则是物质力量的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寻求物质化手段来保护、开发和应用。如果不能和市场链接,如果没有人喜欢,做得越多,浪费越多,最终再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会失传的。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了,有了物质基础,才可以反哺其挖掘和保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提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研究》报告中指出:“为有效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之菁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在发展中保存自己,并发扬光大,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行使更大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各地的汉服团体,许多都在积极地探索“市场化”甚至“产业化”保护和发展的可能性。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们提出一些思路,供诸位同袍思考。

  积极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

  目前,各地政府大多采用一些文化项目社会购买的方式,并引导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产业开发。我们要向汉服天下、上海汉未央等学习,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工作,获得政府的支持,将汉服事业融于到当地政府的文化建设中,将政府主导的文化基地变为汉服宣传发展的阵地,逐渐渗透进入政府主导的各项文化活动中。像我们龙岩汉服社,也积极参与了本地政府组织的古田油菜花节、培田春耕节、冠豸山书院文化节、长汀杨梅节等活动中,既扩大了汉服的影响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支持。

  我们要积极研究政府对不同的文化项目的保护模式和引导方式,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产业开发保护模式、旅游开发保护模式中,力争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合辙同轨,使得汉服事业能有更大的平台和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来支撑发展。

  鼓励和支持汉服同袍的相关商家发展

  一些同袍已经建立了诸如汉服实体店、广告传媒公司、经典学习培训机构乃至美容美发、汉服婚礼、汉服摄影等商业组织。我们应本着宽容和支持的态度,以公益支持商业,商业回馈公益的原则,来处理和这些商家的关系,携手前进,共同发展。

  与社会力量结合互利共赢

  汉服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审慎的措施,有节制、有方向、有原则地与社会力量结合,对正面宣传汉服和传统文化的一些商业和广宣活动,积极地争取,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谋求发展。汉服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产业自身,则能为汉服发展提供巨大的驱动力。

  与其他文化项目的合纵连横

  汉服可以与数十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攀亲结缘,诸如各类民族音乐舞蹈、书法国画、戏剧民歌,乃至刺绣、家具等等,我们应当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我们受众多且不断扩大的优势,利用我们擅长组织活动的特长,利用我们兼收并容的特性,建立更广泛、更全面的传统文化发展联合统一战线,将各系文化项目,组合进汉服的大旗之下,提高我们的社会影响力,壮大我们的发展基础。

  汉服社团内部的互帮互学

  许多地方的汉服社团还很弱小,实力不足,我们应当象兄弟姐妹一样亲如一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多组织跨区域的联合和互动,须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切忌在汉服发展以及涉及经济产业化的过程中,互相拆台、鸠占鹊巢、排斥摩擦等行为,如果我们汉服群体之间,都不能和谐共处,则不会有汉服事业的真正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各地汉服群体能够在最艰难的情况下生存,在最曲折的道路上发展,只要留将根蒂在,必定岁岁有东风。

  五、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目的不是破除传统而是要积极保护传统。但是,在目前汉服运动不断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团体过度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造成一些弊端和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在尚未泛滥成灾的时候就加以解决,今后即使汉服申遗成功,也会对汉服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带来困惑。

  一些汉服群体为了商业目的演出或者改编,参加一些旅游区的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补贴。这对汉服运动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在一些集体项目表演中,一些同袍作为其中的表演者根本不理解仪式中的丰富的内容和意义,照搬古书上的套路,为了表演而表演。像在一些祭花神、祭先贤的仪式上,生搬硬套的流程、东拼西凑的古文,似乎只是为了走完过程,至于其中的内容是应该如何表达现代的情感,应该如何理解其中的文化意义并不关心。有些活动,为了迎合商业机构的喜好,随意地进行改编和改造,甚至出现一些为众多同袍所深恶痛绝的粉饰罪恶、模糊历史的活动,出现一些带有封建糟粕的设计元素。在各地同袍举办的所谓周制唐制婚礼,也并无一定之规,往往是根据主办者或者新人自己的喜好,随意增减或变化其流程和仪式,乃至出现汉唐与宋明齐在,西服共旗袍一堂的滑稽局面。

  须知华丽的包装、精心的排练,只能获得了观众的一时好评。但远离了汉服以及其牵引出的各种民俗活动、各种仪式活动所植根的具体环境和文化空间,不去追寻其原初的文化含义和功用,这样的汉服活动,就成了商业化操作下的文艺表演,而不是让汉服融入民众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而一些基于商业目的所谓的打造汉服文化,其本质是在基于现实情况下,对原有汉服文化的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改造,一种资源整合。这种打造和真正的“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汉服传承文化并不完全吻合,是文化在市场经济下的妥协。文化一旦进入市场,如果只是被浅薄地利用,那些华丽的外表、媚俗的形式固然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却常常遭到遗弃。

  我们知道挖掘汉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为文化资本,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消费历史,消费文化,提高汉服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率,从而更好地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但过分地开发和利用,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和营造一些媚俗的所谓文化必然给汉服运动的发展带来无穷危害。

  汉服是活态化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传承不同于博物馆的保存。汉服应该是在保存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现在一些产业化的操作方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将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导入了现代社会,一方面又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破坏,让这些东西失去了本色。

  汉服作为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本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尤其是汉服凭借其丰富的内容和草根性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从汉服形式的保护和延续角度,学习、研究、制作古代服饰无可厚非,但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果仅仅一味地强调其传统性,延续性,而忽略其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作为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汉服也会成为拟古仿古的风潮,而丧失其内在的文化韵味。我们应当特别研究在开展汉服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当代民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懂得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在大众文化消费的今天,文化成为消费品已经成为潮流,但怎样让寄托着传统文化精神的汉服,作为一个鲜明的符号,成为民众可以接受并纳入生活的对象,应该是我们积极研究的问题,让全民的参与意识得到提升,全民感受并体验汉服的魅力。

  我们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一些表演形式,却缺少对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忽视对其深在文化内涵的认识和了解,如何培养观者的兴趣,又如何让后人对传统文化对象产生学习、传承的欲望。忘记了汉服运动目的不是为了外表的衣服,而是为了内在的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扬。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对汉服以及相关传统文化“本原性”“历时性”和“现时性”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商业开发和对文化的本质性追求并不矛盾。只要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性,研究其本真本源,并研究探讨其流变性,就能不断深入到文化的精髓和本质。而商业化操作如果能依循文化的本质性追求,最大可能地保留以汉服为符号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尘世浮华,依旧初心不改,在纷繁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在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中,仍旧高举传统文化的大旗,吸纳传统文化遗产的精华,则可达到汉服成为富有生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能在文化保护和经济获得利益两方面并行不悖。

  六、结语

  汉服是代表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面旗帜,压在我们同袍肩头的,是沉重的文化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努力去认识它、理解它,把前人传留给我们今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视若拱璧、爱如珍宝,小心护持,勤加拂拭,不断地发扬光大,以便使我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最后,我将唐代杜牧的一首诗分享给大家,与诸君共勉: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深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龙岩市汉服文化研究会 萧郎)

责任编辑:黄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