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城区 » 正文

文化“大戏”激发花山活力

2017-12-01  马鞍山文明网

  今年夏天,由市文化馆和花山区文旅体局主办,花山区文化馆和花山区图书馆承办的马鞍山市第八届“周末大舞台”花山区专场暨花山区第六届“东苑大舞台”欢乐PK赛如约而至。持续了8年的“周末大舞台”花山区专场热度不减,今年报名人数达到历届最高,从四岁的小朋友到七十六岁的老人,100多个节目,200多人报名参加。比赛中,大家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技,充满感情的演唱感染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赢得阵阵掌声。对于花山人来说,此项活动早已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文艺爱好者的一次聚会,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文化大联欢。

  这是花山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瞥。近年来,花山区按照“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要求,不断夯实文化根基,努力打造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硬设施”和“软实力”,为百姓唱好“文化大戏”。与此同时,全区文化企业总数达到1486家,“创客+”文化创意园被评为市级文化园区,马鞍山软件园省级、国家级文化创意园区正在申报,规上企业等经济体量持续增长,文化产业繁荣兴盛的景象,在这里加速绘就……

  草根大舞台,唱响文化惠民“大戏”

  对于68岁的田家根老人来说,退休后的生活是忙碌且幸福的。忙碌是因为他热心社区事业,全身心投入社区群众文化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带头组建社区老年人艺术团,写词、作曲、唱歌、做好事……忙得一刻不得歇。幸福呢?田老说,有舞台让自己发展自己的爱好,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大家送去欢乐,怎能不幸福?原来,在社区的支持下,爱好文艺的田家根退休后带头成立了新风之友艺术团,吸纳了周边40多位同样热爱文艺的居民。近年来,新风之友艺术团不仅在本社区演出,还多次赴金瑞新城、塘岔、杨家山、江边、钟村、宁南、人民新村、映翠花园、马钢新区、慈湖乡、霍里敬老院、佳山乡等地义务慰问演出多场次,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田家根说,群众中从来不缺能歌善舞的,缺的是舞台,但在马鞍山,只要你想唱、想跳,处处都有大舞台。

  每年,花山区都实时跟进群众需求,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活动100余场,协助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文艺演出20多场;成功举办文化节、东苑大舞台欢乐PK赛、读书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开展农村文艺演出活动60多场,体育活动80多场,放映电影100多场。各街道、社区也经常开展演出活动,做到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

  同时,为强化活动开展,让文化走近群众,走进基层,该区根据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每年开设了公益免费辅导班,设立成年声乐、少儿声乐、电子琴、每周一歌、剪纸等班级,吸引了辖区居民踊跃报名。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辅导,提升群众文化水平,该区还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加强与多地的文化交流,组织业务骨干、文化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文化辅导活动,为他们编排节目,增强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为弥补缺少剧场的不足,该区与人民会堂、四季剧院签订租赁合作协议,用合作的方式与辖区文艺团队联手,建立“草根大舞台”、“花山剧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尽享文化大餐。

  强化品牌打造,构建幸福市民文化

  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中,花山区始终坚持强化品牌意识,通过不断凸显地方特色,打造别具一格的花山区文化品牌。

  区划调整后,该区整合花山区社区文化节和“幸福之花”金家庄文化艺术节资源和品牌优势,创新花山区文化节品牌,历届文化节活动以“民创、民演、民乐、民享”的理念植根群众、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弘扬主旋律,唱响新生活,不断掀起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和谐文化的热潮,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百姓的舞台、群众的节日”。据统计,九届文化节共举办大型文艺演出100余场,优秀电影社区巡回展映400多场,各类文化活动300余场等,区内近10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活动。文化节已纳入全市的诗歌节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我市较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同时,充分利用东苑社区这个百姓大舞台,打造东苑大舞台欢乐pk赛活动品牌。

  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该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体育总会、健身气功协会、木兰协会等体育协会,组建花山区舞蹈团、合唱团、民乐团、书法美术家协会等民间文艺团队。戏剧有四季剧院的黄梅戏、杜鹃花的庐剧、区业余团队的京剧、越剧、黄梅戏票友社。全区文化队伍城区近200支,农村文化队伍实现了零的突破,有文化队伍10多支。以区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大院为基地,为民间文艺团队提供艺术培训、活动场地、灯光音响等服务,助力民间文艺团队创新发展,推进城乡群众性文艺团队健康发展。“映山红”艺术团、木兰协会、花山舞蹈团、合唱团等多次在国际、省、市大赛中获一等奖,全面带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创新也需要传承,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从而实现文化的承续与发展,是一条很好的路径。花山区对辖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山剪纸”加强了保护与传承工作,每年拨出固定经费,用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学华开展公益教学、外出展示、比赛活动,组织多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教学、展示活动,让“花山剪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5年2月13日,“花山剪纸”登上央视《消费主张》栏目;

  2016年,“花山剪纸”代表安徽省走进德国波恩进行展示,全国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专门来马为其制作专题片;

  2017年,“花山剪纸”走进央视舞台,在《群英汇》栏目中亮相……

  “花山悦读”是花山区继读书节活动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阅读品牌活动,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以线上朗读平台为抓手,以区图书馆、各图书分馆为支撑,以辖区各大企业、咖啡店等人流聚集场所设立读书吧为延伸,依托花山悦读联盟,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交流及与读书有关的系列活动,构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纵横交错的严密体系。目前,“花山悦读”微信平台已经建立,读者可以通过关注“马鞍山市花山区图书馆”进入“花山悦读”栏目,实现作品欣赏、上传、活动参与等功能,还可以通过花山悦读地图进行导航,就近走进各读书点进行阅读。“花山悦读”联盟已经成立,制定了“花山悦读”联盟公约,并设立了南湖宾馆等14个“花山悦读”点,开展了“小小朗读者”比赛和“走进金秋”吟诗会、音乐会,各联盟单位也在积极谋划其后的各项读书活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个人正在积极参与“花山悦读”活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让全民阅读更加深入,提升了全民阅读参与热情,也为“阅读名城”的建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推进文化强区,“软实力”带来产业发展新契机

  日前,落户于花山区的安徽漂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至此,我市“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增至3家。安徽漂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花山区文化产业其中的一分子,成立以来,该公司在图书、广播等无线数字出版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近年来,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是花山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该区追求文化富民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2015年,花山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32亿元,占GDP比重为5.12%,全区统计数据库内的文化企业法人单位为1050家;

  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36亿元,占GDP比重为4.97%,新增文化企业法人255家,企业法人总数为1276家。全区文化企业法人占全市企业法人数的36.8%,其中文化用品和设备制造业22家占比1.73%,文化用品设备批零业223家,占比17.47%,文化服务业1031家,占比80.8%。其中软件开发、网络信息服务类企业285家、传播媒体类企业31家、文化产品创作创意类企业529家、文化培训和社会团体101家、文化娱乐类企业85家。

  2017年至今,该区文化企业法人新增约210家,企业总数达到1486家。

  规上企业等经济体量在持续增长中。拥有文化园区2个,创客加文化创意园被评为市级文化园区,软件园正在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创意园区。在市级文化产业“十园十企”名单中,花山区创客加为十大文化园区之一,百助网络、东华软件、山鹰造纸为十大企业。2016年金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延平百货获评安徽省著名商标。2017年琢学科技、航蓝科技和乐在科技3家公司被评为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海洋风传媒公司、松源珠宝被评为省著名商标。(马鞍山日报 高海超 刘蓉)

责任编辑:陈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