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城区 » 正文

安徽马鞍山:筑牢绿色屏障 刷新生态“颜值”

2019-07-17  马鞍山文明网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落实规划、远谋近施,高质量、快节奏、大力度推动长江东岸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取得阶段性成效。

  长江之畔,薛家洼“脱胎换骨”由沙尘地变新游园,九华村、陈家村“五清一改”由钢渣场变新农村,长江之畔宜居宜业又宜游,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岸线绿了 望得见长江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是薛家洼的标签。

  以长江马鞍山段“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为契机,薛家洼区域突出生态问题整治正式开启。薛家洼核心区域隶属花山区,上世纪80年代遗留的非法建筑物具有严重安全隐患。4月1日起,花山区“三大一强”指挥部短短17天就完成了71户3000平方米“零信访、零矛盾、零事故”的拆除工作,清运建筑垃圾1000余吨。

  薛家洼江面常年聚集59艘渔船,生活着229名渔民,市民临江不见江。自5月1日起这里率先启动全市渔民退捕转产工作,5月30日最后一条渔船被拖运离江拆解,江面视野再度开阔。

  按照打造城市生态客厅的要求,花山区薛家洼区域整治分秒必争地推进:绿化工作组在拆违处原地复绿、补绿增绿,种植水生垂直绿化覆盖,以薛家洼为起点至皖能发电厂4.2公里长江岸线内,江堤50米范围迎水坡和背水坡裸露地块约350亩进行复绿;环境保护组推进沿江1公里范围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抛洒滴漏、洒水降尘、垃圾清理等工作,整治长江沿线“散乱污”企业……

  村庄净了 留得住乡愁

  漫步在刚下过雨的九华村里,深吸一口夹杂着泥土和青草芬芳的清新空气,目之所及,河是清的、墙是白的、路是新的。

  祖祖辈辈生活在九华村的村民们印象中,家乡从来没像现在这么美过。曾经难忍八段沟环境污染而搬出去的村民,现在经常往回跑。“过去钢渣满地,‘小乱污’企业东一个西一个,八段沟污水虫蝇满天飞。现在厂子全拆掉了,村子卫生搞好了,江水清凌凌的,我现在不愿意走了。”72岁的村民潘克勤对长江岸线整治赞不绝口。

  同在长江边上,陈家村除了“五清一改”外还增加了水源保护地建设内容,2017年非法码头整治后,陈家村在原址种上了池杉、垂柳,并在岸线上1公里搭建了1.1公里长的围栏。

  据了解,雨山区开展长江岸线堤岸村容环境整治,大力提升村容村貌,拆除违建14处,清运垃圾杂物5000余吨,恢复覆土面积70亩。严格水源地周边污染源控制,邀请第三方开展长江沿线生态环境问题及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树立饮用水源保护地标识牌,新建长1公里,高2米的防护网。累计投入超2亿元,对八段沟区域进行彻底整治,对区内全线12.7公里岸线全面清杂、植绿,并对堤顶进行道路硬化,建设绿道,形成沿江景观带。

  游园美了 人在画中游

  薛家洼位于采石沿江生态区、港区、马钢工业区“三位一体”的交汇点,是沿江重要的观江点之一。在将薛家洼区域突出环境问题“连根拔起”的同时,《规划》提出,在总规划面积906亩的薛家洼区域内建设长江生态游园。

  7月13日,薛家洼长江生态游园已如一块正在雕琢的璞玉,初具雏形。非法建筑物原址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绿荫成伞;裸露的黄沙地铺满了绿草坪和缤纷点点的时令草花;工人们挥汗如雨,正在建造观江平台、铺设沿江步道。

  眺望远处,开阔的江面清风徐来,自然滩涂和水生树林如绿色绸带挽住了江水,一排醒目的橙色浮标将这一片天然的乐园拦截保护起来。

  据薛家洼长江生态游园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跨越花山区、雨山区,规划建设内容涵盖生态湿地修复、防护林带建设、老工业区复绿改造、生态堤岸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一个集观江、生态、研学、历史于一体的生态游园,成为马鞍山沿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建设的有观江平台、木栈道、步道、公厕等,后续还要增加护堤护栏、长椅、洗手池、彩绘等配套设施,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将于7月底结束全部工程,尽快给广大市民开放一个亲水、绿色、文化的游园。”(马鞍山日报 季晨辰 张令琪 刘西楼 王雪梅

责任编辑:陈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