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益”,“和”爱前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然而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让这一群体始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全国上下精准扶贫的今天,留守儿童也应该得到精准帮扶,让他们情有所拖,爱有所依。

在马鞍山市和县,自2013年起,当地大学生村官组织开展了“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旨在为当地留守儿童集中开展学习辅导,一方面为留守儿童查缺补漏、让书本学习与兴趣培养相结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拓展视野,一方面进行心理疏导,在精神上关心关爱。

截至到目前,“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已在和县历阳镇、香泉镇5个村、社区设立支教点,10年来线下累计辅导学生超1000人次,疫情期间线上辅导超4000小时。

高校齐参与 打通“学习壁垒”

龙华小学留守儿童众多,由于长期学习无人监管,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多数孩子学习情况很不理想,学习兴趣严重不足。2013年“全心全益”项目成立后,那年暑假,以张泰然同学为代表的十名大学生每天顶着烈日骑车四十分钟赶往龙华小学为留守儿童进行辅导。

志愿者们友善、耐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鼓舞了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在英语教学方面,孩子们不再止步于“哑巴英语”,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大方的开口展示。2016年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加入,让英语教学再上新平台,志愿者们设立“英语夏令营”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村孩子英语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水平。龙华小学三年级学生陈红英语基础较差,经常听写不出单词,经一周辅导后,每次单词听写都能保证只错一至两个。

除巢湖学院外,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安徽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也纷纷派遣暑期实践团队加入支教队伍。龙华小学先后被挂牌为“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巢湖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三所高校的加入,为暑期支教活动提供了稳定的、高品质的师资力量。现如今,除常规课业辅导外,项目还开设了美术、音乐、书法、折纸、一对一课堂、“科普小课堂”等兴趣课,打通了孩子们之前不会学,学不会,学习资源匮乏的“学习壁垒”,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宽了视野。

多管齐下,对症解决“心理难题”

学习困境得以缓解,另一个难题——“心理健康”亟待解决。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普遍存在胆怯、敏感、性格孤僻,认知偏差,情绪易失控等心理问题,因此,对孩子们心理上的关怀显得弥足重要。

自加入“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安师大教科院便设立了“心灵护航”活动,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专门建立起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心理仪器测量等专业课程,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志愿者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在2017年暑期,“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组联合历阳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心全益’五周年暨庆建军九十周年文艺汇演”,专门为留守儿童创设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孩子们也不负众望,在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自编自导自演,圆满完成了这次演出。近几年来,类似的活动层出不穷,获得了当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探索创新,打造高韧性服务模式

“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在常规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U(University大学)+G(Government政府)+S(Society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模式。该模式由高校提供人才资源,在政府的后勤保障下,通过社会组织协调开展支教活动。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历阳镇、香泉镇多个村、社区成功运用。

在防疫防汛,不能进行线下支教的特殊阶段,“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联合高校采取新媒体教学模式,合力打造了精品线上支教平台,保证了特殊时期支教不间断。自2020年起,线上支教平台已累计为孩子们教学4000小时,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如今,在原本爱心支教“一体两翼”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1+X”——即课业提升+素质拓展提升模式,着力打造“可复制、易操作、有成效”的线上志愿服务项目。

“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已连续开展10年。10年来,许多孩子都与大学生志愿者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这些志愿者们的用心陪伴,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浇灌了孩子们的“亲情饥渴”,让留守儿童们学有所长,情有所依,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志愿者们均表示,只要还有一名农村留守儿童,“全心全益”志愿服务项目就会一直开展下去,和孩子们“益”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