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志愿服务 » 志愿者服务典型 » 正文

以志愿作画笔 绘文明新画卷——马鞍山志愿者杨慧生

2017-10-17  马鞍山文明网

社区名人杨慧生: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 马鞍山市文艺理论研究会主席 2013年荣获国家级文化部“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

杨慧生

杨慧生的荣誉证书

  在马鞍山市花山区东苑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能书善画,穿梭忙碌在社区中,为居民送上文化志愿服务。6年来,他开办社区艺术服务社,教授传统戏曲知识,开设暑期书画班,教孩子们写毛笔字;他为小区爱好书画的老人们做“一对一”指导,帮他们重新拾起“丹青梦”;他还是个“点子王”,积极为社区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哪怕是一场小演出,一个小雕塑,他也会将文化基因渗入其中,在社区处处“种下文化的种子”,引导居民文明生活。

  他叫杨慧生,男,1953年生,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普及群众文化辅导员。初见63岁的杨慧生,他戴着鸭舌帽,发梢微卷,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满脸笑容,幽默的他像极了“文化老顽童”。

杨慧生绘画培训班

“杨慧生艺术中心”的学员在上课

  文化服务圆“丹青”

  “当了一辈子老师,看到身边很多有文化需求的人,我就绕不开。”杨慧生坦言,他不能辜负了“求知的眼神”,“能为他们做点事儿,是件快乐的事,洒播文化,助人悦己。”

  提起去年办得红红火火的“花鸟画展”,家住东苑社区的78岁居民潘翠霞满脸成就感。能在晚年举办画展,还能出版画集,潘翠霞感慨,多亏了一直帮助自己提高技艺的杨慧生老师。

  从矿山研究院退休后,一直爱好画画的潘翠霞终于有了时间专心画画,在老年大学学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接受杨慧生老师的“一对一”辅导。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高雅的美术培训,真是太好了。”潘翠霞感慨,正因为有杨慧生这样的文化志愿者为老百姓服务,她才可以成为一个优雅的、有文化追求的老人,在晚年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和潘翠霞一样,孙兴华一直爱好画画,可因工作太忙,一直没法好好学习。退休后,他终于有时间重新拾起自己年轻时“搁浅”的丹青梦。杨慧生认真教,孙兴华勤奋学,一次画不好就画两次,两次画不好就画三次。就这样,孙兴华愣是从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专业书画家。其花鸟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美术展览。

“杨慧生艺术中心”的学员在上课

杨慧生绘画培训班

  多彩文艺传社区

  走进绿树成荫的东苑社区,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东苑大舞台格外引人注目。几乎每周,这里都会进行一场文艺演出或表演。虽然没有炫目的灯光,也没有耀眼的妆容,可舞台的中心,主角就是小区的居民,他们自娱自乐,分享文化带来的快乐。

  “从舞台设计到题字,再到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杨慧生老师一直为社区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东苑社区主任李伟点赞,继东苑大舞台之后,杨慧生还发挥聪明才智,先后帮助社区打造了“东苑人口文化苑”、“明德志愿服务广场”、“社区城市文化E站”等诸多特色文化品牌,深受居民的好评。

  “用自己的所学,将文化、艺术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享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和好处。”杨慧生表示,在东苑社区,居民们都过得很充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邻里关系和睦。

杨慧生老师参与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杨慧生艺术中心”的学员在上课

  播洒文化永不停

  从2000年开始,杨慧生以艺术服务社为平台,为身边有文化需求的居民,义务提供书法、绘画培训。这一坚持,就是六年多。期间,若因出差落下的课程,杨慧生也会找机会补上。

  “当了一辈子老师,看到孩子们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看到文化丰富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快乐。”杨慧生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每次来听课的人很多。他还义务参与东苑社区“快乐四点半”活动,为中小学生开设书法课外辅导,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给孩子们,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2013年,杨慧生获得“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受到文化部表彰。不久前,他还被安徽省文化厅晋升为省一级群众文化辅导员。杨慧生认为,文化是有很强的感召力的,像阳光一样,若能照到最基层的犄角旮旯,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那么就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他会一直在社区教下去,洒播文化,助人悦己。

  志愿者感言:

  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我将尽我所能,把文化、艺术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有所享、有所乐,真正享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责任编辑:陈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