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旧版 » 社会公德 » 正文

马鞍山好“管家”新“婆媳”演绎社区和谐大家庭

2011-08-17  马鞍山市文明办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家庭最微妙的就是婆媳关系。一个社区也就像一个家庭一样,不断上演着社区、物业、业主之间纷繁复杂的“婆媳”、“管家”之间的故事。不过,就在马鞍山市雨山区孙底社区和一村社区,尽管一个是新社区,一个是老小区,但它们却从各自的小区实际出发,把最复杂的“婆媳”、“管家”关系简化成最简单、平等的交流,努力让每位居民都能幸福地生活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

马鞍山市雨山区孙底社区

  社区就是“大家庭”

  孙底社区位于马鞍山市政广场西侧,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48.4万平方米,辖马钢花园一、二、三村,常住人口达一万五千多人。相对于一村社区这样的老小区来说,孙底社区称得上是新型社区,社区大部分业主都是马钢的职工。

  “社区就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在孙底社区已经工作3年的社区主任陶海玉看来,社区就像一张渔网,把每个人都网罗到一起,人人都能在这张网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各尽其能,为社区服务。

  无独有偶,在雨山区另外一个社区,一村社区在积极构建和谐的大家庭生活,社区主任许晓琴经常真诚地说起,一村社区虽然是老旧小区,但是生活在这个小区的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都非常强,这里就是他们的温馨之家。

  作为老小区,一村社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雨山湖畔,是一个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总户数4129户,常住人口达万余人,社区居民多为十七冶的退休职工。“正是因为很多居民都是原十七冶的职工,所以社区的人际关系融洽,这是我们社区宝贵的财富。”与很多人对老小区的传统直观印象不同,在社区已经工作20多年的许晓琴对雨山一村有着一种特有的关切之情。

  一个是新型小区,一个是老小区,基础硬件设施或许有所差异,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看来,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居民就是他们的“子女”,尽管有时也会产生不理解、误会,但是大家庭般的服务理念却始终没变,社区也是沿着这条服务思路,不断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在社区上演各种家庭般的故事。

  我们就是居民“管家”

  社区是个家庭,每天就会上演

  着各种复杂的“婆媳”、“管家”故事:哪里有垃圾了,找社区反映;哪里下水道堵住了,居民首先想到的还是找社区;哪些工作没完善,居民也会和社区沟通……类似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社区发生。

  为了能让小区居民住得舒心,当好居民的“管家”,孙底社区根据自己是新建小区、居民彼此不熟悉、不了解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党总支、业主委员会、物业委员会“三位一体”的管理形式,共同商议解决居民难题,遇到事情三家一起坐下来谈,最终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及时化解居民摩擦。

  “与居民群众‘同心’,打造特色社区文化;与物业公司‘齐心’,优化社区人文化环境;全体社区干部‘诚心’,提升为民服务水平。”陶海玉是这样看待社区的管家角色,不仅管社区工作人员,还要与物业单位一起做好社区居民的“管家人”。

  与孙底社区这样的新小区不同,一村这样的老小区则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不断更新社区的软硬件环境,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老小区,不仅邻里关系比较和谐,而且社区面貌也在逐渐改善,生活在这里也会很舒心。”提起老小区的幸福指数,许晓琴言语中充满着希望和自信。

  对于一村社区环境的改善,居民潘爱清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她回忆说,原来小区的环境不好,比如说下水道不通畅,一旦下大雨,水就漫出来了,味道特别难闻。

  今年社区环境进行了集中改造。如今,道路整洁了,下水道变得通畅了。虽说今年下了几场大雨,但它对居民生活基本没有影响。而且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也在不断变化,现在在社区随地扔垃圾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钢城花园与雨山一村两个不同的小区,虽然有“新”、“老”之别,却都有着类似的家庭故事,它们都有一个“好管家”,有一种共同的追求——幸福。(况安轩 朱增辉)

责任编辑:张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