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城区 » 正文

当涂文明创建着眼常态长效 全程不停步 满城获得感

2017-09-15  马鞍山文明网

  “诗城好哎当涂美,青山脚下姑溪水,全省十强发展好,古城旧貌换新颜……”当涂文化馆民乐团简陋的排练场,一群大爷大妈正在排练自创新歌《文明当涂美》。词作者杨遇春说:“当涂这几年一年一个样,到处走走看看,太美了。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一次提升幸福指数的进程。有感而发,就和曲作者孙用年共同创作了这首歌。”

  老百姓唱出的歌,是从心中为当涂文明创建“实效长效、惠民利民”点赞。

  一任接着一任干 市民共享“水岸民生”

  “6年前,一个县城还没有一处像样的跑步场所,现在多了,仅水岸游步道起码就有10公里。”陶业平是个跑步爱好者,每天都要挤出1小时锻炼,但以前常常为无“路”可跑犯愁,得益于县城“水岸民生工程”的不断实施,陶业平越跑心里越敞亮。

  当涂县城水系众多,但因为河边早就成了棚户区,大多数市民身在河边却看不见河。2011年,该县响应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呼吁,斥资5.25亿元,拉开了护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序幕。河道清淤、环河截污、沿河驳岸……如今,河宽水清,绿地浓阴,市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看到市民对水岸这般青睐,该县几任主要领导便一任接着一任干。襄城河水岸公园,姑溪河凌云山水岸公园陆续建成,濒临护城河的太平府文化园一期项目也于今年初全面完工,还有东城水岸、太白公园等。有人匡算了一下,这些景观带用地都属黄金地段,如果用于商业出让,收益数百亿之巨,兴建市民广场,不仅没有出让收益,政府还要投入数十亿元。几任县领导都认为,一个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满意度是花钱买不来的。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不让一个老旧小区掉队

  “在小区住了20多年,从来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八旬老人张兴六所在的大城坊三村邮电小区已是焕然一新:新维修了水泥路面和下水管道、粉刷了破旧围墙、清除了城市牛皮癣,拆除了违章搭建并建立公共活动场所,安装了新路灯,修补了损坏的井盖。

  侯金莲大妈所在的和合小区环境综合改造完成后,新建停车位131个,修缮侧石900米,新增绿化200余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小区人居环境。

  “文明创建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该县几任主要领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初的许诺一件件变成现实。从2011年开始,该县按照“先急后缓,先难后易;一区一案,分类实施;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整治原则,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环境绿化、安全防范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每年都有6个以上成片老旧小区纳入改造整治计划。经过几年努力,32个老旧小区,全都按照“路平、灯明、水畅、增绿”的要求整治到位,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一锤接着一锤敲 全程发力提升文明指数

  “文明创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抓一下就文明一下,检查一下就文明一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每年都文明、全年都文明、天天都文明、时时都文明’。”当涂县委书记谢红心说。

  该县以“五大机制”为保障,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了联系包保机制,在城区,建立县处级干部包保老旧小区、县直单位包保小区、机关干部联系户制度,长期扎根社区,一批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整治,同时在各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树立文明风尚;在农村,建立了县领导包保乡镇(园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村(社区)、村“两委”成员包保村民组制度,推进环境整治全域覆盖、常态长效。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按照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人员、定要求“五定”工作法,列出工作清单,实施项目化管理,实行签单销号,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各项任务落实。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明创建及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改厕项目建设的运行。建立宣传引导机制。通过广泛设置宣传标语,开展文明创建宣传进社区、村、家庭等活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依托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示范表率作用,深入宣传发动,教育引导群众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建立并坚持半月一督查、每月一调度、每季一考评的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签单销号、整改到位。(马鞍山日报 吴黎明)

责任编辑:陈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