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城区 » 正文

厚植文化土壤 织就幸福博望

2017-12-01  马鞍山文明网

  今年51岁的汪竹红总觉得,自从来到博望后,她的人生又重新改写。在身体里沉睡了40多年的“文艺细胞”突然觉醒。10年间,她一手组建了博艺艺术团,并带领演员们走出博望,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演出。“以前只能躲在家里唱戏给自己听,是博望给了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汪竹红曾无数次感叹。

  文化民生编织幸福城市。博望,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所辖博望、丹阳、新市三镇均为千年古镇。博望区成立后,更是把“文化强区”作为发展目标,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座文化站拔地而起,一个个农家书屋书香四溢,一场场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百姓正在共享公共文化建设红利,文化因子香飘博望。

  每天下午6点钟,家住博望区新市镇的吴腊梅准时来到镇综合文化站,一帮老伙伴们也陆陆续续到了,大家按照事先安排的队形站好。音乐响起,红扇甩开,吴腊梅和伙伴们踩着节奏,伴着音乐舞动起来。

  “快到年底了,我们在准备镇里跨年联欢会的节目呢。”吴腊梅特别喜欢跳广场舞,曾获得去年广场舞大赛的二等奖,以及“江南之花”二等奖。“以前也就在小区里面跳跳,从来没想过参加比赛,自从镇里综合文化站经常给我们培训,组织参加文艺演出,现在大伙参与演出的积极性可高了。”说完,吴腊梅又开始排练下一场。

  走出排练厅,暮色四合,但文化站的热闹才刚开始。文体活动室有人在跑步机上挥汗,有人踩着动感单车听音乐。一旁的书报刊阅览室里则静悄悄的,大人、孩子们在安静地享受阅读时光。户外活动场地更是人声鼎沸,羽毛球区,两个年轻人正在酣战。一边的乒乓球区,不知道谁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扣杀,引得周围观众鼓掌欢呼。篮球上两支队伍,追着球你争我夺,比分一次次拉开,又一次次逼近。而这样的傍晚,不仅仅属于新市镇,在博望镇、丹阳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在上演。

  在博望,文化不仅下了乡,还进了村。家住新市镇新禄行政村西夏自然村的陶家英最近又多了个好去处——新禄村农家书屋。“里面有好多书,可以在那看,还可以借回家。”陶家英很开心,孙女正在上幼儿园,她正好可以借些儿童书籍回家读给孙女听。

  挑选了两本故事书,书屋工作人员立即给她办理借阅手续。一台像电脑显示屏样的图书工作站,书往底座下的“放书区”一放,再把读者证在“读者证”区刷一下,就完成了借书过程。“真方便,听说在这里还可以还市图书馆借的书,下次到市区,我也去借几本书回来看看。”陶家英笑着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博望区紧紧围绕“1336”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部三个镇,70%的村(社区)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市图书馆博望资源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一批文体设施。馆、站、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自2016年起,博望区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还从规定的每周40小时,提升至每周56小时,提高了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尤其是今年以来,博望区开始在全区推广“互联网+文化”模式,建成黄塘村、洪庙村、新禄村三个数字文化服务e站,并配备文旅服务一体机、图书工作站等设施,让乡村文化也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今年9月份,第二届“魅力博望”群众文化艺术季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博艺艺术团表演的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获得了第二名。“基本上博望区所有文化活动我们都会参加。”说起这些年参加过的文艺演出,身为艺术团团‘长的汪竹红如数家珍,“像‘百姓舞台’、‘红红火火过大年’、‘炫舞大赛’等等。”

  今年51岁的汪竹红,人生的前40年,喜欢唱黄梅戏,但“只是自己在家唱着玩”,连邻居们都很少听过。10年前,汪竹红来到博望,她发现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魔力,人人都爱文化,人人也都愿意参与文化活动。汪竹红的艺术细胞被激活,她开始参加文艺演出,并组建了艺术团。

  “一开始叫‘爱心艺术团’,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去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的艺术团。”博望区成立前,大型文化活动不多,艺术团也只是小打小闹。博望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重视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了一批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为民间艺术团体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最近我们在准备‘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目,目前已经排练了广场舞《红梅赞》,戏伴舞《孟姜女》,以及广场舞《对花》。”说到即将“出炉”的文艺节目,汪竹红表示,这些节目都是他们自己在原有题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带给观众一场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博望,这句话成为现实,百姓的文化需求有多少,政府的“文化蛋糕”就做得有多大。建区5年来,该区精心打造了“欢乐博望”综艺大赛、“魅力博望”群众文化艺术季、“魅力博望书香同行”读书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连续举办五届长三角城市·博望山地自行车越野邀请赛,赛事跻身国家B级赛事,并荣获“安徽省十大品牌赛事”称号。马灯、船灯、舞龙舞狮等特色民俗活动及乒乓球、篮球、象棋、登山、健身舞等小型体育比赛也是常年举办,全民健身“五进”活动贯穿整个5年。

  一组数据可以折射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五年来,博望基层文艺团体不断壮大,在册登记文化协会3个,文艺团体85支,博艺艺术剧社、郁金香艺术团、丹阳花艺术团等队伍影响力逐渐壮大。五年来,博望长期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平均每年送演出61场次、讲座12场次、培训40场次、电影放映444场,广大村民不出村,就可欣赏一场免费的文艺演出及电影。

  “人文荟萃山水画廊,富饶古城我家乡。横山展臂遮风挡雨,石臼湖慷慨乳汁滋养。一把种子撒下地,不负人愿田野飘香不负人愿……”在博望人的心中,总会时不时响起这首歌的旋律。

  而对于演唱者陈琳来说,这首歌几乎已深入她的骨髓,在每个大型演出中,都会作为开场节目演唱。这首歌是博望区的区歌,歌名叫《美丽博望》,是由博望人自己演唱、表演的歌曲。

  “诗中提到的横山、石臼湖,陪着我一起长大。”作为土生土长的博望人,陈琳还记得小时候爬横山时的情景,泥巴山路,荆棘遍布,儿时的自己手脚并用,但一个不小心,还是会被凸出的石块绊倒。

  “如今,横山变化非常大,山路变成了台阶,拾阶而上,爬山变得更轻松。”陈琳说,因为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所以唱起这首歌颂家乡的歌,也更有感受。

  文艺精品创作是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博望区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博望特色、弘扬社会正气的佳作精品,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喜人局面。

  原创小品《邻里之间》、音舞快板《博望明天更美好》登上市第三届“邻里节”舞台,主题鲜明、表演精彩,获得市、区领导一致好评;歌伴舞《不忘初心》荣获市第32届“江南之花”文艺汇演二等奖。博望区还结合全市“我的诗城我的梦”大采风活动,创作了《博望,大有希望》、《横山,动人的乐章》、《追梦博望》等四首歌曲,宣传了博望本土风情风貌。

  如今的博望,文艺创作迎来高峰,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博望故事正搭乘精品佳作“快车”,走出皖苏边界,奔向全国。(中共博望区委宣传部 王永霞 王兵 程颖 刘健

责任编辑:陈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