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城区 » 正文

郑蒲港新区:让绿色成为园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2018-06-26  马鞍山文明网

  这里不仅是一处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园区,更是一处宜居文明的生态之地。近年来,郑蒲港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神,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园区。

  从2012年初挂牌成立以来,新区演绎着一场生态与园区的绿色嬗变。新区突出规划引领,编制了概念性总规、起步区详规、土地、产业、港区等30多项规划,对3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确立了工业区、商住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4:3:3的比例,努力实现生态优先、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目标。规划明确沿江3公里范围内的75平方公里为禁止建设区域,沿江1公里范围内为生态保护区,坚决予以保护。

  按照这一思路,几年来,新区重点发展临港物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同时在招商工作中突出选商环节,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科技优先。在半导体产业上,坚持与南京、合肥错位发展、产业互补,以创久、福斯特、禾胜成等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计划2—3年内引进10—20家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打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平台建设上,新区引进了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普梅森医学基因检测研究院等8家科研院所,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绿色为底,生态为媒。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环境治理,整治突出问题。几年来,共完成造林300余亩,建成区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5%,将主城区原有农排提高为城排标准,新建、改造泵站87座,疏浚河道20公里,清淤水系149公里,使所有水系相互通连、自然顺畅。园区所有道路、小区、企业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建设各类下水管网近400公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加大巡查力度,设置12处监控探头,受理群众举报26件,拆除非法码头12家、违章建筑150多处,搬迁堤上养殖户20多家。

  新区还突出城乡融合,建成36公里农村公交线路,随路铺设天然气和自来水管道,吸纳本地农民就业1.3万人,建成村民“大管家”平台、天网工程、地网工程、区镇村三级审批平台,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保障、公共服务向农村“三个延伸”,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

  下一步,郑蒲港新区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园区,为新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马鞍山日报 柴胜松 熊亚民)

责任编辑:陈慧子